来源:
作者: manager
时间: 2012-10-22 00:00:00
水泥公司强力推进“治庸问责”工作,采取多项措施向“不作为、慢作为”实施重拳,公司管理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,努力提升履职效能。九月份,在行业限产的不利条件下,不仅超额完成生产任务,实现利润393.5万元,而且在指标优化、技术创新、设备管理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。
自治庸问责工作开展以来,水泥公司本着与绩效管理相结合、与全年4000万利润目标相结合、与管理提升工作相结合、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原则,以车间、科室为单位,认真对照《水泥公司治庸问责实施方案》中提出的13项整改内容和治庸问责自查问题汇总,开展“自诊自疗”。通过中心组学习、干部会、支部民主生活会、治庸问责征文、管理人员测评等方式“照镜子”,查找自身存在的“庸”的表现,积极探讨整改措施,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。
提高执行力,提升履职效能。“乱作为是错,不作为、慢作为也是错;乱作为要问责,不作为、慢作为也要问责”,针对管理干部中存在的执行力不强的问题,水泥公司遵循“第一次把事情做对”的原则,出现问题即时解决,即时处理,即时考核。通过强化考核,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,强化了车间的管理职能,有效扭转了部分干部“不敢管、老好人”的工作状态。
激发创新力,实现指标优化。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指标,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是至关重要。水泥公司把优化指标作为 “治庸”的要素之一,坚决对“不作为、慢作为”亮出了“黄牌”,“向指标要效益”成为了水泥公司的一大“靓点”。安全生产科、化验室与生产车间积极协调,现场调研,反复试验,提出的水泥磨制矿渣超细粉输送系统技改项目和赤泥掺加项目,有效提高了矿渣超细粉外掺加量,改善了水泥性能,降低了产品成本和环境污染;通过工艺交流、协调和市场调研,深挖节能潜力,有效实施了2#煤立磨系统变频改造,投入运行后,使用效果显著,经测算节约用电量近50%。技术创新项目的不断实施,优化了水泥生产技术指标,九月份水泥综合电耗和熟料实物煤耗分别降到了71.25KWh/t和138.58kg/t。
强化实践力,夯实设备管理。“勇于担当、敢抓敢管、真抓真管”是治庸问责工作的要点所在。水泥公司把强化实践力作为治庸问责工作的“助推器”,真正把治庸问责落到实处。设备是生产运行的主体,为强化维护保养,由安全生产科牵头,利用一个月的时间,逐岗位、逐设备进行了岗位人员操作维护技能现场培训,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梳理操作维护流程,手把手地进行业务传授。每周组织设备模板检查和随机抽检,对设备的卫生、跑冒滴漏等进行拍照曝光。通过一系列规范动作的实施,操作人员责任心不断增强,设备面貌焕然一新,跑冒滴漏明显减少。
治庸问责工作的推进,不断触动着水泥公司管理干部的心,更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斗志,向着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奋勇前进!